米乐M6 M6米乐ॐ清晰认识瑜伽与宗教的关系

2024-04-25 15:25:4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瑜伽与宗教是很多瑜伽修习者修习中经常遇到又不能回避的问题,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解决因此而带来的困惑。

  回顾“美国印度基金会”在2010年曾发起的一项“带瑜伽回家”运动,就曾将瑜伽的宗教性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于,瑜伽究竟是属于印度教范畴,还是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初,“带瑜伽回家”运动并没有大张旗鼓地举行,只是在“美国印度基金会”网站上贴了一篇文章,指出瑜伽的哲学理念最初出现在印度教的经文中,之后也一直是印度教教义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由于在西方世界,印度教始终被简单归类为一种崇拜“种姓制度、牛和咖喱”的多神信仰,所以绝大多数美国人宁可将瑜伽视为某种超越时空的、灵性的“印度智慧”传承,而非宗教。

  米乐 M6

  数月后,基金会的创始人Dr. Aseem Shukla在《》上撰文,并提出了更尖锐的观点:印度教成为了 “明目张胆的知识产权盗窃”的牺牲品,而其始作俑者正是一代代印度瑜伽老师,是他们“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祭坛上奉献了一笔宝贵的宗教精神财富”。文章引起在印度出生、现定居美国的新纪元作家狄帕克·乔普拉(Dr. Deepak Chopra)的反驳。

  狄帕克·乔普拉长期致力于在西方社会推广印度医学和瑜伽等印度传统文化,他认为,这场运动是错误历史观与狭隘民族主义结合的产物,并指出印度教具有“自我封闭”等局限性,不足以独占瑜伽的归属权。

  对于这场瑜伽的品牌和归属权之争最感困惑的,无疑是许多瑜伽修习者。27岁的戴斯蒙德是布鲁克林区威廉姆斯伯格的一位瑜伽老师,她说:“瑜伽不属于任何人,瑜伽并非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修身养性的方法。老师告诉过我们,瑜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教尚未诞生之时。”和一些宗教史研究者一样,戴斯蒙德也相信,瑜伽源自公元前3000年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所创建的吠陀文明,远远早于印度教的出现。也有些历史学家指出,关于瑜伽最早的文字描绘确实出现在印度教经典《摩诃婆罗多》中的《薄伽梵歌》,但这也无法证明瑜伽来源于印度教,因为印度教本身便脱胎于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创建的婆罗门教。

  《》也曾发表了关于瑜伽宗教性论争的长文。北卡罗来纳州的瑜伽老师 Iris Padgett还专门写了封信给报社编辑,登载后受到了许多普通瑜伽修习者的支持:“说瑜伽‘属于’印度教,就等同于说祷告‘属于’基督教。瑜伽是一种修行,一种获得成长和追求平和的工具。鉴于它原本是一种印度人的修行,我们或许可以表达一下礼貌的感激之情,但如今它在身心上给人带来的益处早已超越某一个群体的范畴。作为瑜伽老师,我喜欢在课上传授关于包容性和接纳他人的道理。在我看来,试图将瑜伽放入某个宗教范畴之内,反而错失了瑜伽这个美丽事物的本质:瑜伽其容乃大,足以接纳所有的信仰系统。瑜伽在某些方面恰恰是一个完美的契机,可以将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拉到一起,构成一个有着健康、良好祝愿、感恩、接纳他人以及个人和精神成长等共同价值观的良好共存环境。”

  另一层面,单从基督教对“上帝”,对“创世纪”的角度来看,瑜伽背后其实经常具有的宗教理念(瑜伽为三大宗教的修炼方法)和基督教是有冲突的。尤其是瑜伽深层哲学中的“轮回(再生)”“业(宿命)”等观念是犹太教、基督教等所不能接受和共融的。这也是起始瑜伽在西方的传播遭遇种种阻力的原因之一。有些皈依佛门的瑜伽教练朋友也说起过,他的上师不主张他继续从事印度瑜伽教学,恐怕也有类似的原因。

  瑜伽中的“梵”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作为“神”来看待(尤其在宗教理念中),所以有人把“梵我合一”说成是“神人合一”,这个和中国人常说的“天人合一”有很多相通之处。

  历史上,瑜伽很早是作为数论哲学派的修炼方式,而数论派是基于无神论。这么说,大概可以理解一些。同样情况,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都将瑜伽作为自己的修炼方法来采用。

  瑜伽和宗教的关系大致可以这么理解:其实不同宗教在使用瑜伽这个工具中,会有自己的解释和发展,但并不会改变瑜伽的本意。

  瑜伽,实际上更应作为一种认识人类自我、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途径。本质上并不具备宗教性,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宗教都可以将它作为工具的深层原因。同样,我们也是可以仅仅将瑜伽作为一种工具,至于你是为了健身还是其他,悉听尊便。

  米乐 M6

  修习瑜伽,从功效上说,就如许多基督教徒体验的那样,是会对强化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帮助的(通过对自身的深刻了解,更深体会那无所不在、不生不灭、创造万物的“灵”)。

  不同宗教通向的目的地虽然表面上有所不同,但正如 Ramakrishna以及其他圣哲所亲身证悟那样,是相通的。区别,仅仅是道路及其名相的不同而已。

  总之,修习瑜伽,或者说瑜伽修炼,是不必担心和任何宗教相冲突的。瑜伽背后经常有的宗教理念,更多的是指现代瑜伽传播者自身的宗教背景(不容置疑,绝大多数来自印度的瑜伽师是印度教徒,绝大多数瑜伽书籍的作者也是印度教徒)。说“经常有”,是指通常情况下,瑜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和宗教理念的结合相对紧密。但是,这也不是必然的,这在瑜伽西进的过程中也是表现显著。好在,现在绝大多数瑜伽传播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去除宗教的影子,这也是瑜伽修习者们的福音。

  瑜珈的目的在于静心或者说冥想,健身的功效自然是副产品,瑜珈是很好的修炼途径,宗教不应成为大家修行的阻碍,就好比中国的气功,原本来自道教的修行方术,但后来却在国内火了那么多年,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可其中有几个人信道教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