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米乐M6 M6米乐推开那扇门走出来(“遇见瑜伽我开始接纳自己”后续)
在时隔两年之后,经过雯子的同意,我们终于公开发表了她的故事。不过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我们最终决定用了化名雯子,做为对当事人的保护。而这次和雯子的联系,听到了她在长达30年的童年创伤中迎来了新的突破。戴若老师欣喜地告诉了我,于是这一次我和雯子开始了面对面的沟通。她依然是一气呵成的表达方式,我一直在静静地听她说:
其实,我是一个不甘心的人。不甘心,自己这一辈子就总有那个心结。不甘心自己总是闷闷不乐。不甘心发生那件事情的是我,总觉得自己受委屈。所以内心总是会有很多自说自话、自我对话。我总会写很多东西,讲很多话,戴若老师也知道。我其实私底下很爱说话,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喃喃自语的那种抒发。所以身边的人都以为我阳光开朗外向。但其实我知道我总会是很委屈,但是我又会自我说服。可是莫名其妙的一瞬间,悲伤和委屈还是会犹如灭顶的海啸,将我裹挟其中,喘不过气,找不到出口。
但是米乐M6 M6米乐就算如此难受,还是没办法坦诚地告诉他人这些情绪。我怕别人知道,会同情我,我知道自己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又怕别人质疑我,可是我又很想喊一喊,也许我说出来了,我就不觉得疼了呢。那种感觉像小时候摔伤了,家人不在,我忍着眼泪回到家里。哭一下,并不是要一个公道,我只是想要一个抱抱。(这一句话,忽然像针扎一样痛在我心里,一个童年经历了性侵、挣扎了这么多年的女孩,也许要的并不是一个公道,只是想要一个抱抱。渴望来自于最亲的人一个抱抱,这是多么基本的需求,却成了她童年最奢侈的念想。)
但是我不敢找我爸妈、家人,也不敢找米乐M6 M6米乐朋友,直到我告诉戴若老师。其实我告诉戴若老师,也有我的一点心机,因为我喜欢她。但是她和我又不是生活里紧密联系的人,这种心灵相惜,但又彼此不靠近的感觉,让我觉得安全。其实和戴若老师第一次的见面的时候我并不好,我本来不想去阿那亚的,那段时间我抑郁到在瑜伽馆里想要自。结果我拿着刀,突然想到房子是租的,房东很不错。还有我自了,别人会觉得瑜伽并不好。居然是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让我把刀放下来了。
然后我就去了阿那亚,我看到了戴若老师,那一刻,我觉得如果我有个亲人像她一样,多好。后来,就像开了一个口子,我说出来了。再后来,我回家跟老公说,我觉得很苦,我不想一个人撑了,我累了,想休息,想当小孩子。结果我老公特别理解我,带我去吃喝玩。我觉得,哇塞,也不错哎!然后,我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使劲找出口一样,在海底找那个出去的口。我学了易经,看待事物突然就变得没那么绝对了。学了历史,看待问题变得多了个角度感觉更不一样了。说句很好笑的,我读到历史上那么多人活得那么惨,经历那么坎坷,突然觉得自己的痛苦变得好小。
我每天在家里看好多的电影和书,不工作,还去考了教师资格证,为了体验一下考试的感觉。像孩子一样每天运动,看书,看电影,吃饭睡觉。我妈一开始觉得我不可理喻,问我不想工作了吗,我就说我在考CPA。结果CPA我也没报名,刚好我妈也生病了。我妈怪我,就说我一直人情冷漠,不去跟亲戚热络,逢年过节不拜年,甚至她生病我也很少看她,很少联系她,她觉得我很不孝顺。我就说我可能就是个怪胎,我想自己给自己过一个快活的童年,当一个蛀虫,给我几年休息下,但是人情世故,这辈子我可能也不擅长了。然后我跟我妈说了整个事情,我妈突然就傻了,她没想到有这么一段经历。说完了以后她很难过。她出院以后我去看望,她跟我说,以后我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后来她和我爸说了,两个人把我从很小的种种一连串,找到了答案。因为,我小时候还蛮聪明的,看新白娘子传奇看字幕就可以认很多的字,上小学就可以写作写诗发表文章,射雕英雄传我看几遍就会被背诵全书。所以我爸我妈一直觉得我会是很优秀的那种孩子,他们不懂我为什么变成一个怪胎了。我会积压情绪,然后突然就晕倒。还会莫名出现一种状态,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走到街上了。高中时,晚上我自己起床坐在桌子前面,灯也没开,可是我在那边解题。我出现这些的时候,我妈以为是我叛逆,所以她那时候打我,以为我谈恋爱,拷问我检查我。她还差点跳湖,被我爸拦下来了……
心里的痛吧,就是你反复积压,它会反弹。然后我不想吃东西,一天逼自己吃一个苹果。结果,暴瘦、记忆力衰退,我高考没考好,我很恨自己,我知道我没错,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我买单?
但是现在,我重新拿起键盘开始写作了。我突然觉得,如果我自己是一本书,我不甘心,不甘心我的结局在小时候那一刻就被注定。虽然,我现在食欲好好,记忆力却不如从前,但是我当自己是孩子,重新出发了。我也不是很在意别人怎么去想我了,因为我突然觉得,大家过得都辛苦,大家都一样。所以我那种沉了好多年的怨气,就散了。就跟电视里演的那样,黑气没了。我过去花了好多力气怨恨和难过,现在我觉得开心点,人间就是这样。
雯子还是那样毫不迟疑地表达自己。两年前,读完信,我告诉若老师:我感受到了她的开朗,无论开心、难过、焦虑,其实都是处于一种开朗的状态。她在表达的时候,用词随意亲近,没有距离感,我似乎看到一个敏感可爱的女子,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毫无保留地表达。表达得那么流畅自如,没有障碍,没有迟疑。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而现在,她的表达里真正多了一份豁达,走出伤痛的轻松。
我看到过看到过一段关于悲伤的描述,“必须承认悲伤,而且用某些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否则它将钻进你的潜意识里,伪装成沮丧、生气、病态或者自残等各种形式,间接地表达自己。”伤痛,需要正确地表达,才能真正化解,它们不会凭空消失。可以是一次书写、一场瑜伽,任何一种健康的、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很喜欢若老师说过的一段话:“我们改变不了经历,但是米乐M6 M6米乐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能量。同样的一个伤害,当你的心大了,心胸开阔了,内心的能量强的时候,也许它就不再是一个伤害。”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总结雯子的经历。
简:当你把这件事情告诉你的父母后的日子里,瑜伽是怎样的方式在米乐M6 M6米乐你的生活里,有没有变化,有没有给你带来具体的帮助?
雯子:有变化。以前我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想要追求高难度,但自己做不到,陷入一种自我否定和怀疑里。
还有,运动方式多样化。我开始试着练习八段锦、五禽戏,还有八部金刚功这些。但是有时候练着练着会在其中自己变体式,和瑜伽又变一起去了。
有时候还会举着哑铃,弹力带带入到瑜伽里。感觉很不“规矩”,但我练的很开心。多样的练习让我有打破常规,有了自我创造的快乐。
ps.以前我很喜欢一群人的练习,有点怕孤单。但是自从这么练以后,我感觉孤单线.✨
简:你决定做小孩到现在多久了,这样的一种童年补缺带给你具体的感受有哪些?
学会了任性。以前经常默默内耗很久,现在,我要开始内耗的时候,会自己跟自己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虽然这句不是这么用的,哈哈哈)
我的理解是,我不大需要让别人理解我,遇到不适合的场子、人,直觉判断以后,我会撤。虽然还有时候做的不是很及时,但是我也在学习练习,并且很有成效。
其次我想要的某个东西,我会学着像虞书欣那样打直球了,以前我会在心里想很久,有种不配得感。或者会为了某种莫名其妙的原因买某个东西就为了证明啥。
简:这样敏感的故事,你还会告诉更多的人吗,会告诉哪些人,你觉得自己的承受能力还有多少?
我不会主动告诉别人。过去主动说是因为憋的太难过了,觉得自己好委屈,一定要找个人说出来。
但是现在没有那种感觉了。可是我还是会把这些写进我的里。我把过去的自己藏在故事里,然后等着如果有相同经历的人在里面发现我,如果可以,也希望给别人一点力量和勇气。
承受能力………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词怎么去理解。(问这个问题,因为我听说过一本书《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那本悲伤的书我没有敢去看,但听说作者林奕含在出书一个月以后终于不堪重负以自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我在想,人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少,我们自己真的清楚吗?这也是我和若老师最终选择为这个真实的故事换上了化名的原因。)
我和自己的儿子、老公、爸爸、妈妈都说过这个事情了。我觉得我只需要家人的安慰就足够了。他们给我的表现都然后我觉得挺不错的,没有可怜我,也没有指责我,安慰了我,也告诉我要往前看,在这一点上我们很一致。至于和他人无故去说这些,我现在已经觉得没必要了。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金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是我的感觉。以前很想多说说,多抱怨一下,希望他人的理解,觉得他人有错。如今这种感觉淡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突然觉得,不想去说对错这种判断了。
说不清那种具体的感觉,感觉像是过去看问题的那个盒子不存在了。比起告诉别人,我更想做的是比如写写,学一下英语和中医,最近在研究中美关系,还有背诵诗经楚辞这些。
我给自己的iPad里下载了一个观星的app,有时候我会打开它看里面的星星。打开那个里面,我会有一种特别的孤独感,恐慌感,但是在孤独感和恐慌感的背后我还会有一种安全感。
就觉得星空那么大,我那么小。这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条曲线上的一个点,曲线的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永恒。我不知道自己去向哪里,但我突然像小时候的自己一样,多了想要去探究一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