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米乐M6 M6米乐你画画耗费的是努力还是体力?
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因为我自己是半路出家,当年自学绘画总是苦于无人指点,深知其中的不易,所以遇到绘画问题的人,只要是我知道的,都会详细解答,方法,步骤,经验等等。
直到有一次,遇到一个网友问我新手绘画的问题,我花了一小时去讲方法、鼓励他等等,最后网友回答我一句:“啊,那我以后试试看,我还没画过画呢。”
自从那之后,遇到这种随手百度就有一大堆答案教程的问题,我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点点讲解了。后来这个网友还时不时过来找我,抱怨外包工作室环境不好、夏天空调不工作、自己画画明明很好看甲方不要、朋友还不帮着说话一直让他修改……最开始出于礼貌还会回复两句,最后看见“在吗”就直接无视了。最近这个人终于很有自知之明的把我拉黑了。
上面这种人,显然是体力。而且不仅仅是消耗自己的体力去发问,还消耗别人的体力去解释。
关键是别人的体力消耗要远大于他自己的,而别人付出了“劳动”给他讲问题,对问问题的人来说只是打发无聊时间的家常。你花费一长串精力去解说,对方的回答很可能是:“嗯,好的,我看看”、“嗯,行,我明白了”、“嗯,ok,我知道了”,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嗯嗯嗯,嗯你x!你以为你是领导听汇报吗?!你作业答错题后不知道要订正吗?
说实话,你别怪人家语气带刺,你让我现在再遇到上面这种笔都没拿过就哔哔一堆的,我可能也会说:能不能先画一百张再来问东问西的?
曾有一位大神,在上课的时候有些无奈的感叹,以后美术馆里要是展览出这种火柴人,我要给画命名为“绝望”,可能所有从事过绘画教育的老师都能明白其中的心酸。
这种也不是不听从指导,但是却不够用心。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耗费在“画画用什么纸好”、“画画用什么笔好”、“画画用什么颜料好”、“画画看什么教程好”或者“新手怎样入门画画”、“零基础怎么学画画”这类问题上。
想要画好画,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练习”与“思考”上,而不是随便画两笔→“请教”上,如果这么随随便便就能画好画,全世界都是绘画大师了吧。
第三种,是初学绘画还好,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努力的、用心的画了很多很多,进步却十分微小的。
(这里只赘述一般情况,在艺术领域比起常人有较多不同的特殊例子不做讨论。)
练习不足确实容易造成创意瓶颈(就是积累的太少,素材不够用),但是要突破这个瓶颈也不是单单靠大量练习可以解决的。
当绘画量累积到一定阶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毫无进步,再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只会消耗不必要的精力。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海量的练习,而是少量练习+看看世界。
我十分鼓励绘画的人写作,因为写作是一个收集→整理→产出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帮助思考。绘画虽然某种意义上和写作过程相似,但是相对来说,具象程度远不及写作。比如,你初中时候的一篇日记,你现在来看你依然能知道当时在想什么,但是你初中时候的一张画,你现在看了,还能想起画画时想的什么吗?
这种日积月累的写作,对于创作行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行为能够让你的思维更加清晰,观念更加立体,目标更加明确。有了厚实的底蕴,再带着你的思考去外面走走,配合上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相信突破瓶颈不会太久。
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也只是自己想不想用心画的问题,但是对于绘画行业从业者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
漫画行业,一周60格-80格,游戏行业,一周三个大场景或者二三十个人设草图,精细度不能太差了,太差了过不了审核,太高了你画不完。
从业以来,从最初的努力画画,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努力工作,到底是为了画画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画画,最后都搞不清了。
在一个岗位上呆的太久,随着技术的熟练度上升,单调重复的工作,让人不由得怀疑,现在是在努力?还是浪费体力?
从业初期,我也是怀揣着满满的爱与希望,辞掉工作,投身进来,但几年下来,对于工作,也只能说是尽心尽力,不敢说如当初那般热情如火了。你让我自己摸鱼,我可以天天摸,不分昼夜。但是涉及到工作,只能无奈的笑着承接。
以前同事和我说,隔壁部门有个大佬很厉害,就是说话透露着一股“丧”。当时还开玩笑说大佬是不是被女票甩了之类的,现在回想,只是大佬的初心,在常年的工作中,逐渐被磨老了罢了。
这个行业,一旦没了激情,就等于开始走下坡路。因为你不想创作,就不会主动吸纳新知识、新资讯、新风格,到最后只能沦为其他年轻人中的“老古董”。世界进步的那么快,哪里还容得你停滞不前?
要背负着“丈夫”、“父亲”以及“自尊”三座大山来漫画行业里放手一搏,不得不钦佩其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