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 M6米乐所有工作干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

2022-12-17 03:11: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由于前一天晚上没睡好,你整个人就变得情绪暴躁、悲观厌世,一句话不对付就跟同事冲突起来。你当时就有了离职的冲动,觉得工作真是没法做了。

  但第二天你睡好了,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新的点子挡不住地自己往外冒,瞬间你又觉得工作动力满满。

  比如,为期半天的战略研讨会,有人开到一半就体力不支,大脑乱作一团浆糊,这时候最后一刻还保持专注,思路清晰的人,就是胜者。

  再比如,跟客户谈判大战5个回合,双方始终僵持不下,你觉得自己真是不行了。但当你小憩一番,忽然又有力气发起第6次冲击,一定意义上,你已经赢了。

  米乐M6 M6米乐

  在20年的管理研究、咨询培训过程中,我发现从一线明星员工到企业家,乃至不同领域事业成功的很多大佬,他们都有一个出奇相似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体力好。

  管理者拼到最后是体力活,创业者拼到最后是体力活,你的职业生涯能不能走得远是体力活,职业成就的高低拼到最后也是体力活。因为只有好的体力做支撑,脑力、心力和行动力才能跟得上。

  比如一部手机,同样的品牌要想待机时间长,就需要一块储能密度大的电池。体力就像是你的电池,你没有足够的电池能量,或者电量始终维持在20%以下,是成不了大事的。

  米乐M6 M6米乐

  所以说,好的体力,是让你保持专注、创新思考,甚至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关键,更是让你在职场永远“不下牌桌”的保障。

  你们用5年做成的事情我用10年去做,你们用10年做成的事情我用20年去做。

  如果这样还不行,我就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到80岁把你们一个个送走以后再来做。

  的确,人的职场生涯不是一、两年,而是长达几十年,是一场超级马拉松。它拼的不是开始时谁更快,而是坚持跑完全程的那份耐力和毅力,看谁能“笑到最后”。

  我的一名学生李娜,毕业后进入某新媒体公司,刚被提拔为内容总监。对于拼体力这件事,她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干工作,就是体力活儿。”

  一年365天不停更的公众号和视频号,让她深刻意识到好的体力,绝对是高薪的标配。

  一开始,李娜和同事们都从月薪5000元出发,人人都攒着一股劲儿。有的同事发现热点,瞬间爬起来追,深夜码字;有的同事上厕所时灵感迸发,想出3个选题;有的同事周末也在制造爆文,从来不休息。

  但不出半年,有人就开始叫苦叫累,比起追热点写稿子,宁愿多睡几个小时。而李娜5年来始终如一,不仅修炼到笔若悬河,攒下来的资料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被升为了内容总监。

  米乐M6 M6米乐

  在同事中,李娜不是学历最高的,也不是能力最强的,但只有她把入职前3个月的干劲延续了5年。

  知名运动博主张展晖说:“运动的本质诉求,应该是让我们在高强度工作中游刃有余,在工作之外还有精力去享受生活。”

  所以对于职场人来说,运动不是为了减肥、练马甲线,而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好体力,从而连续为团队创造价值,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明确目标后,你就要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并制定好运动计划,持之以恒地锻炼下去。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飞驰在赛道上的赛车手,因害怕被超越而不肯停下来加油换轮胎,你能跑多远呢?短期内或许你可以领先,但长期而言,一旦燃料用尽或者爆胎,你就会被轻而易举地超越。

  从生理学上看,规律且优质的睡眠是恢复体力的利器。我们平时产生的一些代谢过后的废物,会在夜晚被大量地清除掉,免疫系统会得到强化,大脑和肌肉会进行生理性的修复,甚至记忆力也会得到增强。

  所以,要养成规律睡眠的好习惯。比如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多起床,保证每晚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

  此外还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休息。比如你要在飞机、高铁、汽车、工位上,有闲暇时间可以适时小睡。要知道“充电5分钟、精神2小时”,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有时候你感觉上班并没有做什么,但却身心俱疲、哈欠连天,仔细审视才发现,是不良情绪消耗了体力。

  比如某一天跟下属或同事发了一通火,与三观不合的人员对线,被某个没有礼貌的家伙烦扰,那一天你都可能会格外疲惫。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是咋回事,直到后来读到生理学家爱尔玛博士的研究,说生气10分钟耗费的体能相当于3000米赛跑,我这才理解了为什么。原来,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都会大量消耗我们的体力。

  所以,我们要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放弃那些消耗你体力的杂念。要勇敢地做出人际取舍,与那些折损你心绪的人和事断舍离。要知道有些“失去”,并不是坏事。

  从这些案例中,你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特殊群体”有着对创业的执著精神:“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米乐M6 M6米乐

  这种不竭的动力,源于一个人对成功的极度渴望。如果你想在职场、事业上取得成就,你就要明白,所有工作,干到最后拼的都是体力!

  内容来源:张永军讲管理,文章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企业家交流参考之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