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 M6米乐苏联对日本战俘有多狠?活人被当柴火烧苏联女护士成一生噩梦

2022-08-31 11:42: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发动代号“八月风暴”的行动,一共超过150万的大军在中国东北、朝鲜北部月北方四岛同时向日军开战,在苏军的钢铁洪流碾压之下,日军战死8万多人,被俘60多万。最终导致,日本天皇于15日宣布投降。

  8月23日,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一列列火车隆隆地驶过,火车里面就是被俘的日本士兵,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怎样可怕的命运。

  日本军队的士兵号称最难被俘,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军事实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军处于主动地位,而中国军队则处于战略守势。在这这一时期,想要去抓到日本俘虏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这些被军国主义洗脑还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人。

  哪怕是在小规模的冲突中取得胜利,这些日本人也会顽抗到底或者就地自杀,这也使得俘虏他们难上加难。

  抗战之后首个大胜为平型关大捷,可依然没有抓到一个俘虏,非但如此,还有战士在抓俘虏的过程中受伤甚至丧命。

  考虑到俘虏敌人能够对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得到巨大提升,国共两党都在这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希望能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有所收获。

  在渡过了最初的战略防御状态后,中国的抗战转为战略相持阶段,八路军战士抓到第一个日军俘虏是在1939年5月,当时359旅生擒11人,在打扫战场时又俘获日本伤兵53人,起初大家都对其恨之入骨,差点全部击毙,后来还是时任旅长的王震制止了大家。

  一般来说,被八路军俘虏的日军会先给医治伤口,伤势严重的会帮忙用担架抬着,抬回去之后还有比八路军更好的食物招待。在看押的时候,八路军也禁止打骂俘虏,甚至还会保护他们免受百姓的袭击和过激行为。

  之后再会有懂日语的干部与他们交流,将他们送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学习,为此1940年还专门在那里开设了日本工农学校,这个学校不简单了,被列入延安一级供应单位,与美、苏、等外交人员享受同等待遇。

  这些日军俘虏在学校改造完毕后,会被分配到各个地区工作,一些有技术的人员则会到对口的单位,还有一些则组织起来对外宣传反战。首先他们会到各地作报告,还举行了各种展览会,当然最有趣的要数演舞台剧了。

  这些反战的日军俘虏会在延安以及各个解放区出演话剧,米乐M6 M6米乐在演出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外国友人一同观看,大家都对他们的表演竖起大拇指,并且啧啧称奇,侵略者表演的反战剧,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来说都是一剂强心剂。

  美国外交官在观看了延安方面对待日俘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后,意味深长的说道:这与国军战俘营那里面的管理混乱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待遇实在太好,许多日军俘虏干脆就地加入了八路军,还有些不愿再从军的出去之后,也纷纷加入反战同盟,一起为粉碎日本军国主义贡献出一份力量。

  随着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参战,二战的进程被大大缩短。1945年苏联红军发动“八月风暴”行动,一举击溃了主要囤聚于中国伪满洲的日军兵力。

  1945年8月23日,经中苏友好条约,苏联国防委员会命军队押解60多万日本军俘至苏联,进行强制劳动,这些地区包括伯力、滨海、阿穆尔州、还有苏联中亚地区,而绝大部分的战俘则是被送往了条件最为艰苦的西伯利亚平原。

  一列列火车行驶在这广袤的土地上,穿越山洞,经过大桥,车厢里面满是垂头丧气、一脸灰色的日军士兵,自被俘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饱过了,淡水也是按相当少的分量供给。

  许多原本在战场上受伤的日本哀嚎着,没有任何医疗物资给他们用,有些实在熬不过去了的,就这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些死去的日军俘虏被巡查的苏联红军看到后,会立即喊人过来打开车厢,然后将尸体丢下铁轨。到后来,为了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那些受了重伤或是行动不便的俘虏也会被丢下去,不管外面是桥梁还是悬崖。

  幸存下来的日俘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命运不会比那些中途被丢出火车的战友好多少。在到达目的地后,苏军将他们集中起来设立看管,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击碎他们的自尊心。

  苏军指挥官会将一面脏兮兮的日本国旗平摊在地上,然后令日语翻译通过喇叭喊话:我们是犯人,是入侵他国的侵略者,我们要用辛苦的劳动来洗清身上的罪孽。

  所有日本军俘必须每天都这样跟着朗读,接着踩过地上脏破日本国旗才能吃饭,有些不愿做的俘虏会被立即毒打一顿,再有冥顽不化的直接击毙。

  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第一大平原,苏联在这里建立了许多矿场和林场,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在经历了短暂的夏季之后,严寒的冬季即将到来,而这里冬季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50度。

  根本没有足够的御寒衣服给这么多俘虏穿,许多俘虏睡着后直接冻死过去,苏军也不会“浪费”这些尸体,他们将其丢进焚尸炉作为燃料,这样又使得屋子里更暖和了一些。

  除了被冻死之外,那些被冻伤长了冻疮的日俘也不能幸免,治疗冻伤的药品,连苏军自己都不能保证,如何还能去治疗他们,为了不浪费珍贵的粮食,这些因冻伤而丧失行动能力的人也会被丢进火炉,化为灰后,再清理出来倒到外面的垃圾堆里。

  每天的强制劳动都有任务指标,有人不堪劳累瘫倒在地,被监管的苏军看到后用棍子痛殴,要么挣扎着继续,要么倒地不起。

  这些曾在中国土地上作威作福,残忍杀害中国百姓的日本鬼子是否想过有一天,同样的地狱般的遭遇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在经过各种恶劣的环境后,能够活下来的都是身体素质过硬的日俘,而这些人也慢慢地成为了苏联远东地区不可忽视的壮劳力。尤其是体力劳动最大,消耗强度最高的有色金属、煤炭、采矿、林业、渔业等部门,待遇方面也略有改善。

  当时由于在二战中,苏联国内的经济消耗实在太大,将这些战俘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也被认为是对战争期间遭受损失的一种补偿。而战俘劳动与平常人的自然劳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出工的战俘必须完成任务,不然就会被扣掉食物,消极怠工的还会被毒打一顿之后再关禁闭。干活的地方到处都有警卫。

  不仅仅是做最基础的工矿企业劳动,他们也会被安排投入到苏联城市的建设中去。

  阿木尔河上的共青城,距离哈巴罗斯夫斯克356公里,一共有超过4万多名日军俘虏参与了这座城池的建设,他们在里面一共建设了1500多座大型居民楼和工厂。

  不仅如此,在在哈萨克的首都阿拉木图,日本战俘还建造了科学院大楼、科学家之家大楼、哈萨克政务大楼,一些基础设施甚至现在还在用。

  此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战俘会被安排到极其特殊的工作场所,比如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州的地下工厂,而这里,则是苏联研制的研究场所。

  作为被分配到这里工作的战俘不能走出工地一一步,并且二十四小时都有带枪的苏军盯着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防具,他们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辐射,接下来的余生将会痛不欲生。另外,由于工作的保密性,在苏联核试验的前一个月,他们都会被疏散到偏远地区,不会有任何资料和信息流出,所以即使后来苏联和日本签署了交换战俘的协议,这一部分人的去向也一直是个谜。

  除了劳作,苏联对这些战俘的思想工作也相当的重视,每个劳改营除了配备所长、劳动主任和军医官之外,还额外的配备了一名政治部主任,专门用来做战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后更是成立了政治学校,规定每周一和周五晚上为政治学习时间,而书本教材则是《宣言》、《国家与革命》、《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传》等。

  不过这样的思想教育工作,显然是不可能取得多好的成果的,首先是教学的教师水平不高,会讲日语的老师太少,其次是这些战俘本身并没有接受过马列知识,许多人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就上了战场并成了战俘。

  不过为了生存下去,这些战俘也会装作积极学习的样子,米乐M6 M6米乐而劳改营将这些表面看上去积极认真的场面拍摄下来,并发表于各大媒体用以宣传他们的劳改成就。

  苏联从1946年开始遣返日俘,不过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精壮的劳力比苏联本地的劳动群众做事效率更高,也更能吃苦,米乐M6 M6米乐所以那些有伤病或者失去行动能力的日俘会优先批准遣返。

  日俘知道可以被遣返之后也是高兴莫名,为了早点回家,他们都会装作有伤病的样子消极工作,而这时候一个主宰他们命运的人就出现了,准确的说是一群女人。

  能够主宰这些日俘回家命运的正是这些劳改营的女护士,因为她们能证明你是否还有留在这里的价值。

  和她们关系不好的,哪怕病得快要死了,这些苏军护士依然会给劳改营的长官提供一份健康证明,然后倒霉的日俘就会被拖回去,甚至还会以消极怠工的罪名克扣粮食与遭受打骂。而懂得讨她们欢心的,哪怕身体壮如牛,也能得到一个伤痛证明,然后下批遣返名单上,说不定就会榜上有名。

  搞懂了这一点的日俘们。开始想方设法地讨好这些女护士,哪怕是放弃自己信奉的男子主义与武士道精神也在所不惜,甚至有人沦为了这些护士的玩物,使尽浑身解数伺候她们。

  可这些女护士并不像传统的柔弱女子形象,她们性格强势且通常心狠手辣,并且许多护士的丈夫都牺牲在了二战中,所以她们对于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人,可以说是相当的痛恨。

  在日俘巴结她们的时候,女护士往往假意答应,在享受服务后又翻脸不认人,有些有特殊癖好的还会极尽虐待之事。这种心里与生理上的痛楚将日俘折磨得痛不欲生,直呼这才是他们的噩梦。

  直到1956年10月19日,苏日签署停战声明,12月23日,最后一批被特赦的1025名日俘离开苏联,这才标志着所有的日俘结束在苏联的强制劳动。

  苏联解体之后,根据俄罗斯的一部分解密资料揭露,一共有接近10万名日俘,直接死于苏联各地的集中营。此外还有由于在恶劣极端工作条件下去世的,因病死去的,采矿发生矿难的,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被击毙、被失踪的。最后60万战俘能够活着被遣返的连一半都不到。

  1990年,日本就苏联在1945年至1956年,强制日俘在生存状态恶劣以及无医疗保证的情况,从事繁重和危险的体力劳动,并施加虐待一事向苏联提出索赔,要求其对日本受难者给予经济赔偿并且归还遇难者遗体,不过此项工作进展甚微。

  纵观历史无论哪场战争,侵略者与被侵略者都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人类从中得到的教训就是没有获得任何教训,世界何时能铸剑为犁这个问题的答案谁也不知道,只能好好地珍惜当下的和平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