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职场中年人管理类联考准备3个月一战上岸米乐M6 M6米乐

2023-10-20 19:16:5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本科毕业十年多,一直兜兜转转在全国各地奔走,打工搬砖十年,看着身边人不断变化,钱没攒下多少,皱纹已经悄悄爬上眼角。家弟大学毕业之后安稳在大湾区城市安家,生子,考研,生活逐渐稳定并进入佳境,已经初入中产行列,于我自己越发羡慕稳定的、向上的发展路径。

  曾经大学的梦想,像沉睡的种子一样一直埋藏在心里,孩子出生后一年多这颗种子逐渐再次萌芽,于是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在2021年的仲夏决定再次扬起有力的翅膀飞扬一次。经过职场历练的中年人,早已没有年少的矫情,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身体条件以及未来即将出生的二宝,都让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机会。所以,用强大的自制力干一次,能成就成,不成就任命,以后也就安心在大厂里面搬砖加班,安心在假日里陪好家人做好家务带好孩子。

  2021年仲夏,孩子一岁多,爱人身体也已经恢复好,我依然在加班。趁着孩子未上学,趁着爱人和家人都有闲,他们抛弃了我一个人带孩子返回西北,给了我3个月短暂自由放飞的时间。白天辛苦工作,晚上和朋友吃吃烧烤,喝喝小酒,吹吹水,日子过的很潇洒畅快。很多人都觉得结婚后男人大段独处的时光,应该是非常惬意的,但是毕竟有了牵挂,有了爱人和孩子,每天视频虽然见面,也免不了半夜一个人酒后独孤的醒来看着天花板,然后感受着空荡荡的房子中曾经的欢声笑语。

  本科所学的是工程类专业,所以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刷证。但是仲夏的时间,没啥好的考试可以报名,再加上教材晦涩难记,这类方向就被放弃了。于是,偶然的机会查了查考研,根据那个时间我的工作量和英语底子,全国联考应该有希望,数学、逻辑、作文应该不会比别人差很多。再翻找之下,竟然查到了提前面试,想了想身边的资源,觉得可以试试。

  年少时候曾经考过司法考试,当然没有通过。考过二级建造师,拿了证之后就扔在档案袋中,放在柜子里沉睡了。总结过来,我是不怕考试的,并且距离考试也还有15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先尝试自己看看。

  至于教材的选择,自己在网上买了一套新大纲配套教材。里面涵盖了考点讲解、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还有个大纲。后来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除了英语教材,其他的几门都没什么用,对刚刚开始准备考试的人形成系统逻辑思维是不友好的。

  同步为了补充资源的不足,在闲鱼上让爱人帮忙拍了一套纯新的二手参考书,是老吕的。当时网上的帖子里面都是广告、卖课的,也不知道哪个教学机构讲的好,哪家教学机构老师比较好,纯属误打误撞遇到了老吕的教材。

  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感谢那些妹子,很慷慨的把这么使用的参考教材便宜的卖给了我,以她的退出降低了考试竞争力成就了我的通过。不过成年人的竞争性考试就是这样,之前二建、司法考试的时候,第一门考场里面有几个空位,每考完一门,空位就多了一些,到最后一门考场里面可能剩下的人都不到一半。毕竟这类考试是可有可无,放弃的成本也没那么大。

  弟弟曾经考过这类考试,以他全国前列高校的教育基础,和他从事某行业已经开始出现的发际线褪后,他和我传递的信息是这类考试难度不大,毕竟各大高校都要通过这类生源获得不少的经费收入,不会难为考生。他的话给了我一定的参考。

  另外,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报班太贵了。不管是老吕,还是其他的一些机构,动辄2万起的课程费用,对于我们这种工薪阶层很难接受(已经实现经济自由或者家中有矿的无所谓哈)。即便是最便宜的,我印象中记得也要6800。我这每个月有限的血汗钱,在发薪的一瞬间开心15分钟之后已经上交国库,自己的小金库里面也只有三五天的生活费,所以现实逼退了我,放弃了报班。

  后来学习过程中关于逻辑那块也动摇过,什么A→B,非A→B,搞的懵懵的。那个时候再查,已经是到了冲刺班或者抱佛脚班了。而从小经过传统应试教育的我来说,临时抱佛脚或者冲刺押题,我觉得基本是空中楼阁。即便上下来,到了考场上心里也是会发毛,所以这是我没报班的第三个原因。

  再加上时不时的深夜加班,时不时的酒局,即便报了班,也没时间去上,归根到底还是浪费钱,索性就算了。这是第四个原因。

  第五个,就是我喜欢通宵看书或者集中整块时间来看书,报班讲的太慢,还没法快进,每个知识点都会讲到,都会让学员理解,我是没有这种时间和耐性的。

  第六方面,和老吕有关。2021年有一期视频是他重感冒的时候录制的,好巧不巧的看到他那个状态又打消了念头。当然不是说老吕不好,后来老吕逻辑的基础课和作文33篇,还是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上考场的那一天,当199上午考试出来哀鸿遍野的时候,虽然也不知道自己能考怎么样,我也在庆幸自己没有报班。

  过去十几年走过的企业比较多,各种群面,单劈都见过很多,但是提前面试没有参加过,还有两个专家推荐得找人去搞。时间比较赶的情况下,也担心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所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动了下身边的同事,找了找弟弟的资源,拿到了推荐。以忐忑的态度就发资料给学校了。

  然后,顺利通过资料初审,进入提前面试环节。那个周末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公司的会议室中自己架起了双机位,就开始了提前面试的过程。当然,提前面试的过程和题目就不能透漏了,涉及到保密信息,只能说用心准备,知识面宽点,逻辑体系化系统化一些,考虑的全面一点,然后积极发言,结果不会差。

  所以,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情况下,能参加的提前面试还是要提前面试,通过了就为后面的考试降低难度,没通过还有机会继续参加后面的考试。

  拿到全部教材,印象中已经是9月初了。加上工作上9月份遇到了很多难题,加班多了起来,开始第一轮学习的时候已经到了9月23日。当时还信誓旦旦的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看着教材也不是很厚,希望能够在1个月内英语、数学、逻辑、作文看一遍,然后10月份下旬进入第二轮,11月中旬进入第三轮,12月开始各种真题和模拟考试。

  打开数学教材,结构比较清晰,涉及到了数的初步知识、数列、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和简单函数、数据分析、概率和统计、应用题。凭借曾经的学习经历和残存的记忆,数的基础知识、数据分析、应用题都是最初步的,看看就能过去,无非在细节和适应出题思路上,多注意下,难度不大。

  数列公式太复杂,都还给老师了。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忘光了,并且之前学习的时候概率统计就弄的一塌糊涂,当时想着概率统计部分看看,能搞多少分就搞多少分。毕竟在职考研,不需要面面俱到,能达到及格分数就好。

  具体学习过程中,感受还是和第一印象不同的。即便是数的基础知识,也涉及到了一些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出题方式和我们高中学习也不同。比较难的数列、解析几何、函数部分,反而在199考试中是相对固定比较好掌握的。唯一难点的内容,就是概率统计,几类问题反复出现,反复出现错误。

  教材方面,最开始用的老吕的基础教材,半个月的时间快速过了一遍,信心满满的打开新大纲配套教材,懵了。一眼望去,知识点完全不同,深度也不一样。所以又回到老吕的体系中,第二次用的是老吕的要点精编,很厚重的一本教材,一点点的抠细节。用了3周的时间,把每个章节都认真学习过,然后重点看了函数、几何两部分内容,概率统计依然一塌糊涂。

  数学的复习中,知识点都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每次做题学习的时候把错误的题目标注下来,把不会的章节做重点折页提示,反复去看,基本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掌握了。

  后面,在10月末开始,又把老吕APP里面的基础课从前到后听了两边,不得不说老吕第一印象比较差之后,老吕基础课一点点的打动了我。

  老吕的两本教材之后,已经到了11月中,再回去看新大纲配套教材,知识点逐渐清晰了。老吕的概率板块做的比较糙,新大纲配套里面的内容这部分是比较细致的,有效填补了我这部分的空白。

  都学习完之后,再拿过往5年的线个左右了,按照整体分值来看,基本可以达到了通过的要求。

  但是做题速度太慢,技巧不够灵活,反复思考之后觉得应该是题量积累不够,所以一直在持续的听基础知识点,反复的去做题,尤其是未掌握的知识点和之前的错题,保证数学整体的答题时间可以提升到大约70分钟以内,甚至1小时以内。

  其实对数学的学习,我付出的时间是最多的,毕竟数学可以实打实的提升分数,会一个知识点就可能为考试多得三分,性价比比较高。

  当然后来考试看到考题的时候,瞬间错乱,此线考试两个作文,一个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一个是开放性作文。这两个板块我在老吕的课程中获得了莫大的帮助,尤其老吕在2021年出了一个33篇和对应的8次视频教学,作文板块老吕是下了大力气的,形成了一套独到的方法。视频讲解我来回听了2次,到现在脑袋中还能想起老吕针对三种题型提出的几个公式和他魔性的中式英文声音。具体到33篇的作文书我选择性的看了几篇,然后就上了考场。

  赶上全国反馈199难度过大,估计两篇作文评分都在放水,所以拿到了比较理想的分数。当然,在老吕的课程中有一点我是认同的:就是199是管理类联考,考察选拔的是未来企业的管理人才,所以很看重应试者对管理的态度和方法,围绕企业管理为核心,这个肯定是没有错的。答题的时候,管理理论不需要太多,需要阐述的是管理思维和企业经营的利弊,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论述文从标题、核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方面层层深入,步步分解,然后最后加上自己的观点,展望下采用建议之后可能有的企业良好经营方向,基本也就是这样的体例模式。不过考研人数逐渐增加,精英学员不断增加,未来考试的竞争性会更加激烈,这部分在最近几年内估计难度会增加。

  有效性分析,没有系统的打法。固定的套路还是对材料里面的逻辑推理合理性和严密性、案例对论点的支撑性和案例本身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出错误,提出适当的正确性判断,应试应该就可以了。

  作文学习的过程是比较快的,用1周的时间突击完老吕基础和深化教材,看看几家培训机构真题的参,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再动手写几篇,就上了考场。

  逻辑一共30道题,备考过程中的感受和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对所有人都是新题型,和公、一版的企业入职心理调研的套路都不同。每家培训机构给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不过总而言之,阅读量太大,需要在短时间内快读阅读掌握核心要点,还要梳理里面的逻辑,对于大脑和心理都是一种挑战。

  不过考完试之后正好赶上集团内做人力测评,最后一部分也奇葩的用了199的逻辑题型,结果经过专业训练的我在集团内拿到了很好的排名。回想起来,最开始认为简单的推理逻辑,实际上面临那种类似罪推理的时候,也变得困难异常。分析每个人说话的真假,然后推断分析确定的结论,需要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很强的。很佩服那些199考到特别高分,逻辑基本不出错的那部分人,也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未来工作不忙的时候,也可以和那些人聊聊,看看他们的备考经历和心得。

  虽然很多培训机构针对今年的不同逻辑题型做了分解,但是作为推理小渣的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拿来之后,凭借第一感觉,简单的圈圈核心关键字,能对几个就对几个,其他的

  我的目标是,能对个15个之上,拿到30份,加上数学的50份,基本已经到了80分了。在加上作文发挥发挥,整个199能拿到120分以上的分数,就可以上岸。

  总结数学、逻辑、作文下来,几家培训机构理想的时间分解,都是数学控制在1小时以内,逻辑控制在40分钟-50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作文。

  在职考研是个很辛苦的过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加上年末冲刺业绩的时候,加班增多,基本都是晚上11点之后开始学习,然后看书看2-3个小时上床睡觉。每天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所以那个时间段,公司老板们也觉得我的状态变的很差。并且在职考研,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提前没有和公司沟通,自己一个人在拼搏。

  考试前一天晚上加班到了12点,工作还没做完,临时给老板发了信息,撇下兄弟们赶回去准备考试,第二天昏昏沉沉的就上了考场。赶上疫情,还要求提前一小时进考场,所以考试当天全凭意志在坚持,全凭对考试的紧张保持清醒。199的考试中,按照我自己模拟考试的答题时间,我决定先做有效性分析,然后数学,然后论说文,最后是逻辑。实际答题中也是这么执行的,也误打误撞的规避了数学对我的影响。

  35分钟时间快速的写完了论证有效性分析,翻到数学的那一刹那,不禁心里面冒了几句国骂。今年是不是考偏了,为什么和之前准备的东西不一样,是不是概率统计和几何的专篇考试?怎么没有发现函数考察了什么?为什么立体几何和平面几何结合起来考了?强行让紧张的心情平复下来,慢慢的去计算,15个选择题做完之后,心里面已经存在着对自己能否通过考试的怀疑了。看到后面10道题的时候,都有一种崩溃的心态。

  果断快速结束了数学,开始论说文写作,看完材料,分析和企业经营的关系,组织自己的观点,用45分钟时间完成论说文。

  这个时候开始逻辑,已经明显感觉时间不足了。硬着头皮,一个一个的阅读题干,考场提示剩余15分钟的时候还剩下15个题没有看,先暂停检查其他题涂卡是否正确,然后继续搞。最后2分钟,5道逻辑题都没有阅读,直接涂卡懵答案。后来看到真题的时候,回忆中感觉好像还对了几个。

  铃声响起,考场内监考收卷,整理试卷的时候,看到很多人论说文下面大量空白格子,就大致明白很多人没有写完了。

  当天中午出来没有在网上找任何评论,一个人躲在车里啃了2个香蕉补充能量,补充睡眠。

  当天晚上回家,家人才告诉我今年的199难度已经上了热搜,然后才看到网上的评论和分析,也根据几家培训机构模拟的答案估分,只能寄希望在作文放水上了。

  曾经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极大的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动力。大学中虽然非英语专业,但是英语学习4年中始终没有落下。四六级考试得到了超过600的成绩,也顺便读了其他大学的英语教材、走遍美国、还有各种英语资料。连续坚持3年,每天6点的晨读,给我的单词积累、英语水平提供了很大帮助。

  工作第一年,也基本是半英文半中文的工作状态,对接了很多国外的合作对象,所以再一次巩固了我的英语基础,以至于即便到现在工作十几年,随便拿来英文材料来看,基本还都能看得懂,也只有个别专业领域内的单词不认识。所以,在我英语二的准备过程中,一切变的比较容易。一接触完形填空这个题型,正确率基本都在15-18个左右,阅读理解和新题型,基本能控制在错误量在3-5个之内。

  背单词可能是很多人准备199的开始,为了保证稳妥,我曾经也想过用心的背背单词,顺便提升提升自己的词量积累。手机上下载了牛津词典的APP,结果看了下计划,有限的时间内每天要背400个以上的单词,坚持了几天之后果断放弃。

  当然,很多培训机构出的教材里面,无论是文章选择、题目设置,和过往的考卷都是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日常刷题,积累词汇可以用,作为考试参考,可能会对自信心有很大的打击。尤其翻译题型,偏差的是比较大的。

  大小作文是我真正用心准备的部分。毕竟应试和工作使用英语的方式不同,工作中更加灵活些,应试中还是有套路需要遵守的。

  新大纲配套教材,对于大小作文都可以作为详细的参考。里面提供了充足的模板可以借鉴,甚至我组合出来了一个大作文的固定模板,既有长难句,又有相对工整的表达,从年度变化趋势、增长率的表述,到不同排名之间的固定说辞,还有自己的观点阐述,模板里面都有涵盖。

  用了三天时间反复的去背,去灵活变化,考场上有如神助,在草纸上写了一遍大小作文,然后又誊抄在答题纸上,保证卷面分。

  当然,考场上翻译也是如此,现在草纸上写出翻译,慢慢工整的誊抄,发挥了工作十余年以来写字的功底,基本都是如实翻译出来了。

  我的英语准备过程,可能对英语基础好的朋友们可以参考,对英语成绩没有把握的朋友们,建议还是在平时多多积累,将英语作为一份必备工作工具来使用,而非只是应试。毕竟地球村了,英语虽然地位逐渐降低,工作中也需要把英语和汉语同步结合起来,同等重要。

  英语考试,如果不誊抄草纸上的内容,基本2个小时就可以答完交卷了。加上誊抄时间,提前半个小时交卷。出来成绩,在预期范围之内。

  考完试出考场,看着南方冬天中的暖阳,吐出心中一口浊气,老子终于可以轻松了,终于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成年人,尤其是结婚之后考虑更多的是赚钱养家,准备初试是个很痛苦的过程,短短的M6 米乐3个月过程中,一边加班,一边准备。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陪孩子,更没有时间做家务。当然,没有时间只是相对的,养家糊口的压力之下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潜力,睡眠时间也可以进一步压缩,也能压缩出来做家务的时间。

  所以,该承担的还是要承担,作为家庭的一员,你有责任去做家里面的事,其他家人没有义务多帮你承担家里的事。所以,提前和家人做好沟通,暂时阶段性照顾不上,后面要给家人补回来,这样才能家庭和睦,才能有个安心的环境。话说回来,在职考研毕竟没有占用全部精力,即便大家都说考研多么辛苦,但是每个人都清楚在准备考试过程中有多少偷懒的时间,有多少走神的时间,不妨少刷刷手机,休息的时候照顾到家人。

  可能多做一点家务,多给家人一点温暖的关心,就会收货更多的幸福。可能准备考试过程中,你坐在桌面前,家人陪在你身边,也会增加你的温暖,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认真学习的榜样。

  考研是个痛苦的过程。我们脱离了学校环境,脱离了学习氛围,并且决定自己一个人考试,以不报班不找研友,独自面对的方式,就注定了会有一条比较艰难的路。打工人每天上班就很辛苦,回来之后家人都睡着,做完家务之后打开厚厚的一本书,在灯下苦读不知不觉之间时间已经过了半夜,当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是很孤独的。所以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作为支撑,想想这是对自己学历、能力的提升,想想成功时候的样子,多给自己打打气,休息休息继续来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个时候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面对漆黑的深夜,面对孤独,我们变的坚强;经过这次考试,也是对自己的逻辑能力,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本身,又有一次洗礼升华的过程。

  考试前3个月,在家人回老家的时间里,每天坚持了10公里以上的慢跑,对我的体力有很大的帮助,让我的体力更加充沛,每天工作后头脑更加清醒。

  同时,按规律饮食、睡眠,即便睡的少一点,但是也能满足基本需求。毕竟生前何必多睡,死后自会长眠(玩笑)。

  工作后,晚上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社交是比较多的。但是在考试压力之下,这些都会占用我们的复习时间,所以找到合理的理由减少酒局,减少脑力体力消耗,延长复习时间,对于我们的复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职考研,尤其管理类的考研,更多的是看我们的管理水平,逻辑能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所以不仅仅是刷题,更要找到里面蕴藏的选拔人才的标准,逐渐提高自己的深度和思维程度,即便没通过考试,对我们自己也是一个提升。

  初试到出成绩之间,有大约60余天的漫长等待时间。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去查询目标学校过往几年的复试要求和时间了。不管有没有通过初试,多学习一点总归是好的,并且提前准备,可以让初试出成绩之后复试的准备更加从容。

  这里就涉及到提前面试的好处了,不仅仅提高了通过初试的可能性,更大大降低了复试的难度,并且很多高校是优先录取通过提面的应试者的。复试仅仅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考核。

  我是在元旦之后开始准备复试,趁着春节前疫情隔离在家的半个月时间,一边配着家人孩子,一边已经全部读完了一遍政治的内容。

  对于离开学校很久,平时很少看新闻的我来说,准备复试的过程又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复试教材比较好拿到,我自己用的是大纲解析。当时买书的时候看到评论,很多人都说不仅考研初试需要这本书,平时作为政策读物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理论全面,文字表述流畅优美,逻辑严密,详细的阐释近代以来政治发展和国家发展过程,阐释了个人、社会、国家直接的关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让我们更加了解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人民生活的发展方向。

  回头想来国家文化、社会、政治、生态、经济取得的优异成绩,感觉自己生在了好时候,感觉被祖国洗脑了。

  祖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在抗击疫情,建百年,六中全会的回顾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不知不觉之间,洋洋洒洒胡乱码了这么多文字,其实早就想写出来。不是为了炫耀,只是为了记录这个过程;不是为了吐槽,只是为了以后有真实的回忆。米乐M6 M6米乐米乐M6 M6米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