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考验体力又考验脑力米乐M6 M6米乐 他在抗疫现场当物资配送员

2022-11-25 01:35:0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南方都市报面向全网征集抗疫故事,我们期待跟疫情相关的您,提供文字、视频、图片均可,南都随时倾听,为您执笔记录。

  疫情下的广州,外卖成为了保障市民正常生活的重要途径。做好物资配送工作,能够为管控区居民注入“安心剂”,让他们宅家无忧。10月28日,陆明森带领广州酒家集团50人抗疫先锋队员进驻客村片区管控区域,加入物资配送大军。据他透露,最高峰的时候,一天需要配送12000多份物资。一整天下来,运动步数达到3万是他们的常态。

  在路况复杂、人口密集的城中村,物资配送是一场既考验体力,又考验脑力的“接力赛”。如何在有限的人力基础上,完成庞大的配送量,提升工作效率,陆明森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法。

  10月26日,当时我正准备结束花都区的疫情支援工作,凌晨1点,接到市里的紧急任务,需要人手去海珠支援。收到通知之后,我就迅速调动我们广州酒家的抗疫先锋队员,组成了一支30人的队伍,准备前往海珠。

  10月27日,我们在南洲街道待了一天。28日,整个队伍进驻客村片区,坚守至今。来到客村后,很快又有20位新成员加入。最终,组成了一支50人的抗疫先锋队伍。

  疫情之下,外卖成为了管控区居民购买物资的主渠道。在客村片区管控区域,物资配送犹如一场“接力赛”。外卖员把物资放在管控区专设的卡口,再由志愿者把物资从卡口运到指定的网格点处,最后由网格员完成配送的“最后一棒”。

  保障管控期间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需求,做好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居民才能安心宅家。我们队伍此次的主要工作,便是参与这场“接力赛”其中的一棒,将物资从卡口送到对应的网格点。不过看似简单的配送环节,却是极具挑战。

  在人口密度大的城中村里,需要配送物资的“量”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最高峰的时候,一天需要配送12000份的物资。如何用有限的人力,提高配送效率,是一件需要认真部署的事情。

  在客村配送物资的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难题。外卖单上对个人信息的隐藏、居民不知道自己处在第几网格等,这些问题都对物资配送造成了障碍。简单来说,就是物资找不到人,人找不到物资的问题。

  当天晚上,所有志愿者忙完之后,我们聚在一起开会,商讨解决方案。首先是设计专用的标签纸,写清楚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所在网格、详细地址;另外,标签纸还有一个好处,遇到下雨天,或者碰到酒精时,上面的信息不会模糊掉。

  其次,我们向居民们写了一封信。引导他们下单时,备注个人地址及其对应的网格点。最后就是和外卖员做好沟通工作。我们在卡口处设置了信息填写台,当外卖小哥把订单送到卡口时,麻烦他们费点时间,填写标签纸的信息。

  表面上来看,是多了些步骤,不过却实实在在地提升了配送效率。外卖小哥耐心一点填米乐M6 M6米乐写,我们用心一点去核对,居民就能安心一点。

  解决了配送量大的难题之后,配送顺序也有所讲究。当居民所需的物品比较紧急,比如生病需要的药品、婴儿食用的奶粉、饭点时的食物等,我们会优先配送。

  除了做好从卡口到网格点的配送工作,我们也协助网格员,将物资送到居民楼。网格员在配送物资之余,还有其他的工作忙,如上门测核酸、护送人员转移等。所以,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也会协调人员去缓解配送压力。

  一整天的配送下来,对体力是极大的消耗。在城中村的旧楼里,许多都没有安装电梯,加之路面多坑坑洼洼、楼间距狭窄,像煤气瓶之类的重物,也只能靠手拎肩米乐M6 M6米乐扛。一天下来,运动步数达到3万,是我们队伍多数人的常态。

  从10月13日去花都支援算起,再到“无缝”支援客村片区,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我家离这里直线距离也就两三公里,但此时,感觉那么近,又那么远。每次小孩子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都跟他们说,等打败怪兽,就回去陪他们了。

  客村片区降为低风险后,这里的“战役”就告一段落了。不过作为一名员,奔赴抗疫一线,我义不容辞。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就继续转向下一个“战场”。

搜索